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深,各種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其中,心腦血管病成為了居民死亡的首因,不過心腦問題是大事,老百姓對疾病的認識相對高一些。而作為血管疾病中看起來似乎沒那么兇險的疾病——周圍血管病,近年才被從外科劃分出來成為血管外科的“敵手”,大眾對它的了解尚不夠深入,出現(xiàn)不少誤解。
在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毅清的門診現(xiàn)場,尋醫(yī)問藥網(wǎng)小編就見患者對周圍血管病中常見的下肢靜脈曲張、腹主動脈瘤了解不夠,生出了諸多困惑:
困惑一:靜脈曲張是不是血管堵了?
下肢靜脈曲張在周圍血管病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血管外科的最常見病癥。即便很常見,患者也搞不明白。門診時,就有一位患者問李毅清:“是不是血管堵了?”
“不是堵了,是血液返流造成的。”李毅清解釋稱。
人類直立而行,大腦越來越發(fā)達了,但為此卻帶來靜脈壓力增高,日積月累會造成靜脈曲張問題。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人,據(jù)悉,10人中有2人就有靜脈曲張。
李毅清介紹,很多患者的靜脈曲張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瓣膜相當于靜脈血管里的一個單向閥門,靜脈血往上流的時候門打開,有血液返流的時候就關上,不讓靜脈血往回流。但人長期站立的壓力增加后,靜脈會擴張,擴張后門就相對小了,所以這個閥門當中會有縫隙,那么人站起來靜脈血就會倒流,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靜脈迂曲擴張。
困惑二:靜脈曲張不痛不癢,是不是可以不管它?
下肢靜脈曲張也稱“老爛腿”,李毅清表示,早期確實不痛不癢,部分人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在疾病發(fā)病時第一時間沒有得到治療。但隨著病程的進展,后期會出現(xiàn)小腿皮膚變黑,甚至潰爛。有少數(shù)情況下還會危及生命,比如破裂出血,夜間出血尤其危險,感覺不到疼痛,血液就慢慢流掉了;或是血栓形成,若蔓延到深靜脈,則可能導致肺栓塞。
困惑三:明明手術都去掉大隱靜脈了,為啥又復發(fā)?
“復發(fā)原因很復雜,比較常見的是遺漏病變。”李毅清說,部分臨床醫(yī)生把靜脈曲張歸結為就是大隱靜脈曲張。其實,盡管大多數(shù)的下肢靜脈曲張是和大隱靜脈病變有關,但是仍然有小部分和其他病變相關,是小隱靜脈或者交通支病變引起的。
另外,也可能是治標沒治本,例如病因是靜脈功能不全,但臨床只處理了曲張的靜脈,卻沒有去做功能的改善和恢復。李毅清就碰到不少這類病例。
今年55歲的李先生,兩次靜脈曲張手術史,18歲時在北京某大醫(yī)院做了一次,后來復發(fā),40歲時又在山東某醫(yī)院做了第二次。然而手術效果并不顯著,病情隨時間推移在持續(xù)進展,記者見其腿部血管向外鼓出來,就像蚯蚓附體一般,有些可怖。
李毅清檢查發(fā)現(xiàn),其病變的靜脈血管主干還在,之前的手術應該只做了局部切除,交通支病變也沒有干預,二次手術時還傷到了神經,造成了術后腿部麻木。兩次手術的傷口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但結果似乎是白挨刀了。
困惑四:泡腳對緩解靜脈曲張有好處?
現(xiàn)在的養(yǎng)生保健“雞湯”滿天飛,各類電視養(yǎng)生節(jié)目層出不窮,尤其對于老年人的保健,泡腳被奉為百利無一害的,姜泡、鹽泡各種新招不斷。但李毅清明確表示,靜脈曲張患者不能泡腳,其實有害無益的。
他推薦患者可以平時適當動動腳,坐著時可以做這組動作:雙腳略微前伸,腳掌自然著地,腳跟保持不動,左右腳腳尖交替點地。同時,建議盡量避免長期站立和重體力的工作,這會造成血液返流更厲害。
對于靜脈曲張,很多患者可能覺得不那么著急要命,就診前還會一拖再拖。但血管外科有一種非常兇險要命的疾病,被稱為人體內的“定時炸彈”——腹主動脈瘤,一旦主動脈裂開,血液很快就會流光,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療,24小時生存率小于50%,總死亡率高達85%-95%,屬于外科的急危重癥。
說到這里,立馬就有人提出下一個疑惑了:
困惑五:腹主動脈瘤不是瘤子嗎?應該去腫瘤科!為啥在血管外科?
“動脈瘤雖然叫瘤,但它其實不是腫瘤,而是一段擴張了的動脈。血管中的某一段,像個氣球一樣膨脹開來,看著像瘤,所以叫動脈瘤。”李毅清告訴小編,我們正常的腹動脈血管粗細在2厘米左右,膨脹得越大,管壁就越薄,最后承受不住血流的壓力,就會裂開,就像氣球爆裂一樣。
就是這個破裂就幾乎意味著死亡的疾病,李毅清跟它有過多次殊死較量。
患者李先生,去年10月份查出直徑約5公分的腹主動脈瘤,李毅清建議他立馬手術,但因一些家庭因素多次聯(lián)系病人未果。今年5月一天早上,患者突發(fā)腹痛難忍,再次趕來時卻給李毅清出了難題。
主動脈已經破裂出血,腹部受壓太高,肚子鼓出來很大,腹壁出現(xiàn)了很多花斑,病人還出現(xiàn)了張口呼吸,張口呼吸又被成為臨終呼吸,搶救前李毅清自己都覺得沒希望了。抱著一絲希望,都來不及給家屬做深入的術前溝通,全科室醫(yī)生都投入了這場“戰(zhàn)斗”。
李毅清果斷決定行腔內介入治療,破裂腹主動脈瘤腔內介入治療術(EVAR)為業(yè)內公認的高精尖手術,需要果斷的決斷力和嫻熟的手術技巧,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出血,幸而及時處置,病人得以轉危為安。
專家特別提醒:吸煙史、腹部搏動性包塊?趕緊去查查
腹主動脈瘤早期癥狀不明顯,檢查腹部會摸到包塊,包塊增大后,可能有壓迫周圍臟器出現(xiàn)癥狀,比如腸梗阻等,癥狀不典型,非常容易被誤診。一旦突然出現(xiàn)明顯的腹痛,往往是破裂的先兆,此時搶救成功率就大大減低。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遭此不幸,已知他有腹主動脈瘤病史,但醫(yī)生仍然將他的病因誤診為急性膽囊炎,最終他因腹主動脈瘤破裂導致失血性休克辭世。
“腹部搏動性包塊”是腹主動脈瘤的重要腹部體征。有人發(fā)現(xiàn),有經驗的專科醫(yī)生對腹部搏動性包塊陽性體征的檢出率是普通醫(yī)生的2~3倍。“很多時候就是沒想到,其實一個B超就能確診。”李毅清說。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腹主動脈瘤的檢出率也越來越高,尤其老年男性、有吸煙史者,一旦腹部搏動性包塊,或者體檢發(fā)現(xiàn)腹主動脈明顯增寬等情況,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立即到有血管外科的醫(yī)院請專科醫(yī)生檢查是否需要治療。
專家簡介:
李毅清,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血管外科主任,學科帶頭人。擔任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委員、湖北省衛(wèi)計委血管外科質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周圍血管分會糖尿病足學組組長等職。擅長腹主動脈瘤、胸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內臟動脈瘤、頸動脈瘤、四肢動脈瘤、頸動脈狹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手術和腔內治療,靜脈曲張及各種血管瘤的手術和微創(chuàng)治療,在頸動脈體瘤、各種動脈、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外科治療及血管外科疑難病診治方面經驗豐富。
本文系尋醫(yī)問藥網(wǎng)(www.xywy.com)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