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爱a免费观看,免费一级a一片片久久精品网,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strike id="iu914"></strike>

  • <xmp id="iu914"></xmp>
  • 首頁 > 新聞 > 新聞查證 > 正文

    劉強東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我從沒賣過一件假貨

    文章來源: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7-09-19 08:36:19

    原標題:劉強東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我從沒賣過一件假貨

    【編譯/觀察者網(wǎng) 周遠方】英國《金融時報》北京分社社長吉密歐(Jamil Anderlini)近日與京東CEO劉強東共進午餐,聊到“第一桶金”,劉強東回憶道,1998年的電腦硬件商大多依靠賣假貨和“斬客”賺錢,而自己靠著明碼標價和賣真貨迅速積累起信譽。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金融時報》9月15日刊出這篇專訪,觀察者網(wǎng)編譯如下:

    “實事求是地講,您想要更多錢嗎?”吉密歐問道。

    “我沒有‘想’賺更多錢,財富自己就會增殖”,劉強東的回答讓吉密歐感到無法反駁,因為中國的億萬富翁階級現(xiàn)在正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冒出來,仿佛要補回他們失去的時間。

    劉強東也像其他巨人一樣,出身于貧窮家庭,18歲進大學(xué)前,他每年只能吃到一兩次肉。他家在北京以南700公里的農(nóng)村,雖然有一些稻田,但仍然十分拮據(jù)。

    他回憶道,在70年代最困難的日子,“我們每年六月到九月只能吃玉米,早餐是玉米糊糊,午餐是玉米面烙餅,晚餐是玉米窩頭,玉米窩頭是在太難咽了,讓你覺得嗓子流血。在其余八個月,我們早上吃山芋湯,中午吃山芋烙餅,晚飯吃烤山芋。”

    現(xiàn)在他43歲,身價大約110億美元(約合722億元人民幣)。

    劉強東在京東頂樓的豪華客廳款待我,墻上是中國傳統(tǒng)的精美花鳥圖畫,旁邊是長排豪華沙發(fā)。上世紀90年代末,他從北京電子市場的一排柜臺起家,現(xiàn)在,按營收算,京東已經(jīng)是世界第三大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僅次于亞馬遜和谷歌,遙遙領(lǐng)先第四名的臉書。

    1992年,劉強東考上在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xué),他家拿不出那么多錢供他讀書,于是村里的鄉(xiāng)親湊了500塊錢,還有不少人拿不出多余的錢,他們湊了很多雞蛋,供我路上吃。“所以我在北京的第一個禮拜,天天吃雞蛋。”

    說到這時這時,服務(wù)員恰巧進來上了一道菜:烤蘇格蘭三文魚,講究地配上腌黃瓜,青蘋果和萵筍。

    記者吉密歐對此感慨萬千,他在中國住了17年(幾乎親歷京東成長的全過程),親眼目睹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爆炸式增長,億萬富翁一個接一個出現(xiàn)。三年前,中國電子商務(wù)市場規(guī)模超越美國;去年,中國在線零售總額達到7500億美元(約合4.9萬億元人民幣),幾乎為美國兩倍。有分析稱,到2020年,中國在線零售市場容量將再次翻番,超越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日本的總和。

    這樣的前景讓劉強東,這位目前中國排名第16位的富豪,對未來充滿信心:

    “五年內(nèi),我們將超越所有對手,成為中國最大的B2C(企業(yè)對個人)平臺”,超過阿里巴巴。阿里目前占中國B2C市場份額的57%(京東占25%),阿里還主導(dǎo)了移動支付,并且投資線下的實體零售和娛樂產(chǎn)業(yè)。阿里盈利能力也非常好,凈利潤率接近30%,而京東最近才開始盈利,今年第一季度他們的營收達1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0億元),凈利潤為3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

    但劉強東對盈利能力并不太在意。

    電子商務(wù)過去三年是盈利的,他說,“但由于我們在技術(shù)和金融方面有大量的投入,集團總體來說略有虧損。阿里巴巴的利潤率比較高,但他們收入較少。”

    “兩者是不同的商業(yè)模式”,他繼續(xù)說,“京東控制大部分供應(yīng)鏈,類似亞馬遜,貨物從自己的倉庫直供顧客,所以在線銷售額就是我們的收入。而阿里本質(zhì)上只是一個平臺,其他公司和個人在上面交易,他們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廣告。”

    2009年,京東只有300名員工,而現(xiàn)在公司員工超過12萬人,其中有6.5萬名物流人員,從而能夠確保貨物能夠在當日或次日送達消費者。相較而言,亞馬遜等公司承諾的是“2到5個工作日送達”。

    京東的物流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

    劉強東還談起自己的家庭,他的家鄉(xiāng)在江蘇北部的宿遷,在解放前,家里是船東,沿長江和京杭大運河跑船運生意。所以,自己現(xiàn)在做生意也有“家風(fēng)”的因素。

    他說,“我的父母和祖父母教我很多東西,不是指文學(xué)或數(shù)學(xué),而是一種價值觀,你應(yīng)該成為怎樣的人,怎樣對待他人。”

    劉強東在大學(xué)時就知道要自力更生,他到北京的第二周,就找到一份給公司抄寫信件的工作。本科學(xué)習(xí)之余,他自學(xué)電腦編程,在他到達北京的1992年,恰逢鄧小平南巡講話。剎那間,到處都缺懂電腦的,這讓他賺了很多很多錢,他花4000美元買了大哥大,還買了電腦,還給鄉(xiāng)下的父母買了房子。

    有了錢,劉強東開始自己做生意,他開了第一家餐館,但是不久倒閉了,“收銀員跟廚師談戀愛,他們算計著坑我,然后所有打工的人都開始坑我了”。

    嘗到失敗的劉強東開始到一家日本企業(yè)打工,學(xué)習(xí)經(jīng)營技巧,兩年后,他攢下12000元。

    1998年,劉強東開始在北京的一家電子城租下4平米的柜臺。當時,幾乎所有電腦商都以次充好,或者“斬客”。

    劉強東想要嘗試一種不同的策略,“我是第一個明碼標價并且開具正規(guī)收據(jù)的人,從第一天開始,我就沒有賣過一件假貨,所以很快我就積累起口碑。”他說,“我從來沒有賺過昧心錢。”

    2003年的非典成為一個轉(zhuǎn)折,當時劉強東已經(jīng)有了12家連鎖店,但突然到來的嚴重疫情使所有生意都停滯下來。劉強東的店也都關(guān)了,但他又雇了一些人做線上生意。疫情結(jié)束后,他的連鎖店重新開起來,但線上的生意也起來了。

    “如果不是非典,我相信自己仍然會成功”,劉強東說,“但不會像今天做得那么大,因為傳統(tǒng)零售商業(yè)模式不是最好的。”

    當時,辦公室里最快的電腦屬于客服,那也是京東的第一臺服務(wù)器。劉強東親自寫了網(wǎng)站的初始代碼,為了確保客服24小時在線,他每天住在辦公室,“我買了一個老鬧鐘,放在木地板上,那樣每兩個小時就會‘地震’一次,我就爬起來到網(wǎng)上回答問題,然后再睡兩小時,再起床……”

    “頭四年里,客服就是我一個人,這是非常好的經(jīng)歷,幫助我了解客戶想要的每一個細節(jié)。”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