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講食物分為“酸、苦、甘、辛、咸”五味,春季飲食調養(yǎng),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所謂“酸”不是現(xiàn)在常說的酸性堿性食物的意思,性味和味道大致相同,但也不是太絕對。而中醫(y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味道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比如大棗和山藥。五谷雜糧,大部分都算“甘”,性溫味甘的食物首選谷類,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麥;蔬果類,如刀豆、南瓜、扁豆、紅棗、核桃、栗子等等,不是完全由口味來分。如果把“甘”理解為多吃糖可就錯了。 3721健康網(wǎng)www.jk3721.com
甘味屬土,土地養(yǎng)育萬物,甘味的食物是我們主要的營養(yǎng)來源。如果你覺得身體虛弱需要補,不要急于去買補藥,首先看看一日三餐,甘味的食品吃得夠不夠,最重要的是,有沒有吃足夠的主食。 生活小竅門
甘味不單指甜味,也包括淡味,就是沒什么味道的東西,比如說米、面這些主食。甘入脾胃,甘味的食物有補中益氣、調和脾胃的作用,米、面、糖類、各種淡水魚蝦、牛肉、玉米、白薯等都是甘味食品。 健康養(yǎng)生
甘味中的甜味能緩解疼痛和痙攣,虛寒腹痛、胃痛、頭痛還有抽筋的時候,喝點糖水就會感覺好些。甘味中的淡味能利尿滲濕,比如說薏米,眼泡腫或是小腿浮腫的人就可以多吃一些。 3721健康網(wǎng)www.jk3721.com
土生金,肺屬金。所以甘味的東西對肺特別好,能潤肺、補肺氣、滋肺陰。肺是統(tǒng)管人一身之氣的。氣虛的人,中氣不足、氣短懶言、愛出汗、愛疲勞,吃點甘味的東西就有補益的作用。 3721健康網(wǎng)www.jk3721.com
甘為土,土應四季之氣。所以,無論哪個季節(jié),都要以吃甘味食物為主。特別是春天,更要多吃。原因有二:春天是生發(fā)的季節(jié),生長需要能量,甘味食品最能補氣血;春天肝氣旺,木克土,容易傷脾,甘味是脾的正味,能補脾。
甘味中,淡味或是微甜的食物是我們應該常吃的。適當?shù)母饰堆a脾,但過甜則太膩,反而阻滯脾的功能。孩子脾比較弱,需要吃甘味的東西補一下,但千萬不能多吃甜食,吃多了,反而傷脾。孩子應該多吃米飯、面條、粗糧,這些才是真正養(yǎng)脾,養(yǎng)身體的。 www.jk3721.com普及健康知識
過甜除了傷脾之外,還會傷腎。為什么?因為土克水,腎為水臟。吃甜食太多,會使人腎虛,容易得腰椎病和頸椎病。一般小時候特別愛吃甜食的人,長大反而吃得少了。這是人的本能選擇,因為人小的時候脾弱,需要吃甜的;成人后,脾功能成熟了,腎卻開始衰老。
純粹的甘味是中性略微偏陰的。但你別忘了,甘屬土,是女性的象征,甘味跟別的味道搭配,就會隨之而變換陰陽屬性,有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意思。甘味與酸味在一起,就轉化為陰性,有滋陰的作用;甘味與辛味在一起,就轉化為陽性,有助陽的作用。甘味又是以柔克剛的。它會緩和酸味、辛味的偏性,而助長它們補益的作用。
春天氣溫升高后,細菌、病毒也活躍,應多吃有利于調節(jié)免疫功能的食品,可常吃些野菜,比如魚腥草,它抗感染的功能就很好,焯一下,那種特別的腥味就可以去很多,再略加調料拌為涼菜。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