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陰氣盛極的時刻,陽氣潛藏。過了立冬之后,大自然陽氣開始漸長,陰氣漸退。這時候,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于內,養(yǎng)生應順其自然界閉藏之規(guī)律,要養(yǎng)陽、藏陽,補腎藏精,養(yǎng)精蓄銳,為來春的生機勃發(fā)做準備。吃餃子,羊肉大蔥餡最適合冬季進補。 《黃帝內經(jīng)》講“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立冬開始,日照開始變短,光照逐漸減弱,天寒地坼,草木凋零,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tài)養(yǎng)精蓄銳。 www.jk3721.com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有句俗語叫“冬季進補,來年打虎”,就是指在寒冷的冬天,通過進補來抵御嚴寒的侵襲。冬季是進補的大好時機,所以進入立冬后,人們可以吃一些陽性的東西來增加熱量,如溫性的牛、羊肉。北方素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老人們稱之為“安耳朵”,意為不會凍壞耳朵。 生活小常識
立冬為什么吃餃子,這里還有一個傳說。說東漢醫(yī)圣張仲景在長沙為官后,待他告老還鄉(xiāng)回到家鄉(xiāng)南陽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到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面黃肌瘦,許多人耳朵都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于是,就叫其弟子在冬至那天于南陽城東關外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到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親手熬制一種能專治凍傷的“祛寒嬌耳湯”,廣舍眾人。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人們?yōu)榧o念張仲景,便模仿他熬湯的“嬌耳”,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許多年后,立冬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被傳了下來。所以,后來民間也流傳著一種說法,老人們勸孩子吃餃子時,往往會說冬至這天要是不吃餃子會爛耳朵的,其根源即來源于此。
3721健康網(wǎng)(http://www.jk3721.com)
現(xiàn)在人吃餃子,花樣已經(jīng)很多了,各種餡都有。不過要論哪種餡料最適合冬季進補,羊肉大蔥餡無疑是上上之選。這是因為羊肉性溫而不燥,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補身體,可謂一舉兩得。 3721健康知識網(wǎng)www.jk3721.com生活健康小幫手
需要提醒的是,羊肉大蔥餡的水餃雖是好東西,但也不宜多食,再好的東西,如果過量食用,也會威脅健康。比如經(jīng)常飲酒有胃熱的人及高血壓患者最好少補點牛羊肉,普通人也要注意不要補過頭了,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千萬不可盲目“進補”,F(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平時就吃得不錯,如果這時再加上大量進補,身體內熱加重,內熱而外寒,往往一出門就容易感冒。
小貼士:由于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較多,用蔬菜做餡時怕餡太稀,大家都習慣把蔬菜中的水分擠出去倒掉再拌餡,這樣等于把其中的營養(yǎng)素也給倒掉了。菜需要擠水的話,把擠出來的水分用來拌餡,防止營養(yǎng)的白白丟失和浪費。 鹽要少吃,口味就有點膩了,多加鹽或醬油口味是好了,可吃進去的鹽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吃鹽多了,血壓就會升高。所以,油適量,鹽要少。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