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爱a免费观看,免费一级a一片片久久精品网,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strike id="iu914"></strike>

  • <xmp id="iu914"></xmp>
  • 首頁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阿列克謝耶維奇對話中國作家格非、梁鴻和張悅?cè)?/h1>
    文章來源:騰訊文化
    字體:
    發(fā)布時間:2016-08-30 15:15:16

    [摘要]格非在談到《二手時間》里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時,他說是“也許我們的記憶力會減退,但靈魂會記住一切”。

    8月27日晚上,由紙托邦策劃的第23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文學沙龍“寫作與歷史時刻的背面”在單向空間書店舉行。沙龍邀請到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列克謝耶維奇以及中國作家格非、梁鴻和張悅?cè)痪蜌v史、非虛構(gòu)寫作、記憶與遺忘等話題展開了討論。

    諾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對話中國作家格非、梁鴻和張悅?cè)?src="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26/159/2121/137958696.jpg"

    厚重的歷史寫作是對俄羅斯傳統(tǒng)的回應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新書《二手時間》是由訪談構(gòu)成的一本書,涉及小人物在劇烈變動的時代背景下的悲歡離合以及無常命運。在談到這本書的寫作方法時,阿列克謝耶維奇特別強調(diào)了俄羅斯的文學傳統(tǒng)。她說20世紀蘇聯(lián)解體的發(fā)生影響到了數(shù)十億人口,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這個重大歷史事件。而阿列克謝耶維奇需要做的則是通過和不同的人進行交談來把握這個巨大的歷史事件和空間。

    俄羅斯文學一直以來有著自己的傳統(tǒng),即由不同聲音組成的長篇小說。這影響到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寫作,即盡可能多地傾聽不同的聲音,并且把這些繁雜的聲音編織到同一部作品中,最終形成一個社會或者歷史的大合唱。

    格非則從當年俄國文學傳到法國的時候說起。當年一個作家曾說,當俄國文學到了法國之后,歐洲文學突然就失重了。而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中,讀者還是能體會到那種厚重,一種和俄羅斯復調(diào)小說一脈相承的厚重。這是對俄羅斯這一偉大傳統(tǒng)的回應。

    同樣關(guān)于厚重的話題,張悅?cè)槐硎尽抖謺r間》是一本非常不適合在Kindle上閱讀的書,因為在單薄的Kindle頁面上閱讀的時候,讀者感受到的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無法與后面的國家和歷史背景建立聯(lián)系。只有當拿到紙質(zhì)版的書,感受到它的厚度,再逐漸地通過翻閱而進入一個個人物,去拜訪他們,和他們交談的時候,才能體會到此書之重。

    也許記憶力會減退,但靈魂會記住一切

    格非在談到《二手時間》里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時,他說是“也許我們的記憶力會減退,但靈魂會記住一切”。因為這句話涉及記錄記憶的貢獻。他認為《二手時間》里不僅涉及到關(guān)于事件的記錄,例如斯大林時期的政治和社會情況,席卷全球的資本在俄羅斯造成的影響以及民族和種族等等這樣的大問題。同樣的,它也涉及到靈魂方面的記憶力,比如死亡和信仰。為了進一步闡述,格非提到司馬遷,司馬遷寫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都是一筆帶過,但是涉及到人物狀態(tài)、人物感情的時候就著重著墨。這就是事件記憶和靈魂記憶之間的區(qū)別。

    阿列克謝耶維奇在回應這個話題時強調(diào),她是在收集和整理一部人類的情感史,是在修復或者創(chuàng)造一部被遺忘的歷史。她關(guān)注的是戰(zhàn)爭過程中人的情感世紀是什么樣的,在他們接受苦難、死亡和殺戮的時候,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是怎樣的。

    張悅?cè)辉谶@一點上也深有體會。她談到為什么《二手時間》并非一個簡單的對話錄,而是一個非常好的文學作品,甚至是一個有小說藝術(shù)的文學作品。她認為是作者所懷有的強大的情感把這些碎片焊接在一起,熔合成一個整體。而這種一以貫之的情感力量本身就是最為強大的結(jié)構(gòu)。

    諾獎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對話中國作家格非、梁鴻和張悅?cè)?src="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63/159/2121/137958733.jpg"

    阿列克謝耶維奇

    歷史是無數(shù)個歷史,而非一個歷史

    很多人都對《二手時間》以及類似的非虛構(gòu)寫作中的聲音感興趣,即這種聲音到底是誰的聲音,是作者的還是書里一個個講述者的?還是兩者結(jié)合之后傳達出來的?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梁鴻回憶起《中國在梁莊》的寫作過程。一開始她采取了一種抒情的寫法,但在整理錄音的時候她逐漸發(fā)現(xiàn),鄉(xiāng)親們說的話比她自己的話好得多,里面包含了無數(shù)的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就是歷史。平時我們總是被灌輸一個歷史、一種聲音,但實際上歷史是無數(shù)個歷史,不是一個歷史。無數(shù)個歷史的存在,消解了一個龐大的統(tǒng)一的歷史。在大的歷史事件之下,每個人的聲音恰恰構(gòu)成了大的歷史洪流,這些個體的聲音在這洪流之中朝著不同的方向,產(chǎn)生沖撞。

    阿列克謝耶維奇則從她自身的寫作經(jīng)歷出發(fā),認為客觀的歷史是不存在的。歷史是由后人不斷加工而成的。因此不存在歷史的本來面目。歷史就是根據(jù)每個人的理解和認知而一步步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就意味著歷史永遠有缺憾,這種缺憾要靠我們一步步彌補、一點點豐滿而最終形成。歸根到底,歷史的真諦和本質(zhì)就是每個人的激情。

    在談及記憶和遺忘的時候,格非認為我們在當今世界面臨很多問題,包括在《二手時間》中,也涉及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以及印度等一些其他國家的關(guān)系問題,但我們要清楚自己記住什么,忘記什么,寬恕什么應該在更廣泛、更深邃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來認真思考,而非人云亦云。

    阿列克謝耶維奇則表示在自己身處的社會,原諒和寬恕并非易事。回溯歷史,在葉利欽時代就曾有過是否對歷史做出清算的討論,但此事后來就不再被提起。到了普京時代,這變成一個話語禁區(qū)。因此這是一種強制性的集體遺忘。而另一方面,非但沒有寬恕和原諒,現(xiàn)在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用戰(zhàn)爭去解決兄弟之間的事情,包括烏克蘭、克里米亞。這些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就是不愿意承認過往的錯誤,而選擇用戰(zhàn)爭去掩蓋。

    “悔悟和寬容中伴隨著非常復雜的心理活動,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這個民族沒有寬容,甚至連悔悟都沒有!彼f。(文/傅適野)

    轉(zhuǎn)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首頁推薦
    熱門圖片

    新聞熱點

    2016-07-19 13:02:28
    2016-07-23 09:38:13

    新聞爆料

    圖片精選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