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亞當﹒斯密曾長期工作過的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也很重視這個譯本,2011年,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來南開訪問時曾專門來到我家,并致送了亞當﹒斯密當年書寫《國富論》的手稿影印本。
【編者按】昨天中午(9月4日)11時52分,我國著名經(jīng)濟學家、南開大學楊敬年教授逝世,享年108歲。楊敬年教授在90歲高齡翻譯出版的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特色顯著,廣受贊譽。9月11日,上海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即將召開《市場經(jīng)濟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和實踐——暨紀念<國富論>發(fā)表24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是楊敬年教授專門向會議提交的書面發(fā)言,也是他生前最后的學術文章之一,澎湃新聞經(jīng)授權發(fā)布,以表達對這位勤奮一生、成果豐碩的經(jīng)濟學前輩的景仰之情。
楊敬年教授
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國富論》是我1998年九十歲的時候翻譯的,當時用了11個月的時間,每天早晨從3點到7點連續(xù)工作四個小時,翻譯大約三千字,下午校對, 2001年第一次出版時才知道一共74萬字。2005年我又增譯了原書的主題索引,有6萬字,一共就是80萬字,于是又重新校對了一次,這就是第二版。后來又出了第三版的珍藏本。到今年已經(jīng)是第16次印刷,一共發(fā)行了7.2萬冊。
我的《國富論》譯本與過去的相比,有六個方面的特色。
2006年版楊譯《國富論》
第一個特色是出版的年代和目的不同,嚴復的譯本名為《原富》,是1902年,清朝末年為介紹新思想而譯的。新中國成立以后,又有了王亞南、郭大力的譯本,他們在序言中曾明白提出,譯這本書是 “要作為翻譯《資本論》的準備、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作準備”而譯的。我的譯本是改革開放以后,作為陜西人民出版社選出的“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十本書”而出版的。這本書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本書初版于1776年,當時資本主義還沒有充分發(fā)展,它主張放任自由,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二是本書建立了有系統(tǒng)的經(jīng)濟學,在薩繆爾遜《經(jīng)濟學》的“經(jīng)濟學世系圖”中,把亞當﹒斯密放在了中心的位置,他集中繼承了以前經(jīng)濟學的思想流派,又開創(chuàng)了以后的各種經(jīng)濟思想流派,包括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在內。
第二個特點是所選用原著的版本不同。我是根據(jù)美國蘭登書屋“近代世界最佳著作叢書”收集的《國富論》1937年版翻譯的,原書所依據(jù)的是倫敦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教授埃德溫﹒坎南1904年所編的《國富論》,而坎南的書根據(jù)的是斯密生前的最后一版,即第五版?材系陌姹疽灿袃蓚特點,一個是在每一頁的每一段都有頁邊提要,說明段落大意;另一個是增加了很多的腳注,有助于把這本書前后的內容聯(lián)系到一起。
第三個特點是我寫了一篇譯者序言,從四個方面介紹對這本書的各種評論和看法。一個方面是蘭登書屋編者的序言,詳細介紹了將這本書列入“近代世界最佳著作叢書”的理由;第二方面是《大英百科全書》對于亞當﹒斯密的介紹和對《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兩本書的評論;第三方面是熊彼特《經(jīng)濟分析史》中對亞當﹒斯密的評論;第四方面是馬克思對這本書的評論。以上四個方面對本書的介紹,可以使讀者對全書大概的情況能夠有比較全面、客觀和公正的看法。
第四個特點,是我參考熊彼特在《經(jīng)濟分析史》中為《國富論》寫的“讀者指南”,稍加補充,給這本書的每一編每一章都寫了導讀。
2011年版楊譯《國富論》
第五個特點,就是我2005年為本書增譯的主題索引,所用頁碼都是英文原書的頁碼,在中文版中用邊碼標注,這樣可以便利于讀者查找具體的問題,而不必閱讀全書。
第六個特點是翻譯的主導思想。嚴復譯書提出的“信達雅”標準,更符合當時知識分子對于文雅的要求;王亞南、郭大力的譯本,據(jù)說最早是從日文版轉譯的,后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時又對照英文版進行了修訂,文字上是文言和白話參半。而我翻譯的標準則是準確、通順、易懂,是1970年代我接受國務院委托任務翻譯聯(lián)合國文件時,國務院提出的標準。
本書出版后,銷路頗佳。人民出版社曾找我商量轉由他們出版,但我事前已經(jīng)簽署合同將版權交給了陜西人民出版社。亞當﹒斯密曾長期工作過的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也很重視這個譯本,2011年,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來南開訪問時曾專門來到我家,并致送了亞當﹒斯密當年書寫《國富論》的手稿影印本。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