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當同樣迫切擺脫土豪爸爸控制的日家敲響赤色的大門時,華家族長便微笑地把這個“老仇人”迎進來了,既然現(xiàn)在迫在眉睫的都是反土豪美的壓迫,尋仇似乎就意義不大了。
這就是一個小惡霸被大土豪罩著為非賴賬的故事。
故事要從頭講起。
那時候,小鎮(zhèn)上有三條街,鎮(zhèn)上最有錢最興旺的兩家分別住在東西兩條街上,(如圖)
一家土豪姓“美”,一家大佬姓“蘇”。中間一條街上呢,住著一家暴發(fā)戶姓“日”(……),因為是近幾年才發(fā)的財,所以積累下的宅基地特別少。而整條街上宅基地最大的是一家姓“華”的落魄貴族,但是華家家道中落貧弱異常,家族族長也是不停地換,所以經常受鎮(zhèn)上的惡霸欺負,尤其是離得最近的日家,覬覦華氏龐大的宅基地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隔三差五就去搶點家具占點地方,或者把華家人打一頓逼著他們讓出來幾個院子。那段時間被日家占過的地方,有一個叫做“釣魚島”,不過釣魚島是被日家硬占走的還是被逼著讓出去的,鎮(zhèn)上的老人都說不清了,只記得是甲午年前后。
釣魚島
1895年,日本聲稱以釣魚島等為無主地為名占據,而同年因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割讓與日本,因時間和地域皆有所交叉,當時亦未細劃界限,故難以判定釣魚島是被強占還是被強割。但無論如何,根據中國史料明確記載,中國對釣魚島都明確擁有主權。
就這樣,日家勢力越來越大,逐漸發(fā)展成那條街上的惡霸,街上的小鄰居幾乎都被他們打服。而37年的夏天,日家終于集結了家丁,大規(guī)模而公然地打進最大的華氏家族的老宅,那樣子,真是要把這個千年的家族傳下來的宅基地全部搶走。日家惡霸的行為被其他街上的住戶看在眼里,但是大家都抱著“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態(tài)度冷眼旁觀,華氏上下老小死的死傷的傷,貧窮和落后讓這個昔日安寧恢弘的大宅子不得不靠血流成河來守護祖上的基業(yè),然而無濟于事,日家一眨眼連華家的族長堂都占了,這樣勢如破竹的成就令這個小惡霸開始忘乎所以,眼光脫離了讓他們覺得唾手可得的華氏老宅,瞄向鄰街最大的土豪美家。
不知道灌下幾缸清酒。日家偷偷把土豪美家門口的豪華游艇給炸了。
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美軍太平洋基地珍珠港。次日美英對日宣戰(zhàn)。
全鎮(zhèn)上都懵逼了,因為蘇大佬那邊當時也打起來了,但是再不要命也還沒人敢動土豪家的一磚一瓦。姓日的這貨發(fā)起瘋來居然連土豪都打,估計蘇大佬都在心里喊了句“牛逼”。
然后土豪二話沒說直接拔刀。而長期飽受日家惡霸欺凌的華氏立刻跟上土豪的隊伍,華氏當時的族長認了土豪美當大哥,堅守著自家身后的老宅死拼到底。就這樣,打了近四年,土豪把日家打得家具都快沒了,沒想到這倔巴一族居然還在喊“不服”。土豪很驚訝也很心煩,他早就不想費勁耗了,所以去找了住在日家后門的蘇大佬,請?zhí)K家出人把這小子家后門拆了。蘇大佬和土豪美兩家家訓相反,一直互相看不慣,這樣上門的請求要只靠刷臉肯定是去碰灰的,明白套路的土豪美給了蘇家一大筆好處——華家的后院。老蘇說,賓果。然而整個成交過程沒華家說話的份!這tm是什么道理?!收到通知的華家雖然很憤怒,然而土豪是剛認的大哥,一半宅基地還在日家惡霸手里,全家上下窮得連族長廳都還要不回來,一個后院就實在是顧不上了。當蘇大佬踹開日家后門的時候,土豪美斥重金找人訂做了兩個巨型“煤氣罐”扔到日家院子里,淡定地戳了戳這家人還在叫囂的最后的頑固——
“你家炸了。”
于是,惡霸了十幾年的日家最后不得不灰頭土臉地撤回自己的老窩。面對土豪美沖天的霸氣,日家是嘆服甚至欽佩的,不過撤出滿目瘡痍的華氏老宅的時候,他們卻是戀戀不舍,心不甘情不愿,因為這個一打就潰的窮鄰居,在自己眼里永遠都是手下敗將,雖然輸給了土豪美恐怖的拳頭,卻死活不愿承認這個虛弱的窮鄰居也“戰(zhàn)勝”了。
戰(zhàn)時實力的懸殊。僅說鋼鐵產量,中國戰(zhàn)時年鋼鐵產量是4萬噸,日本是600萬噸左右,美國則是8000萬噸。
這么想的不單單是被打趴下的日家,土豪美為首的幾家街坊都很瞧不起這個貧窮的老華家,盡管華氏上下死死撐了十幾年,盡管他們撐得幾乎彈盡糧絕,家破人亡,盡管他們挨打挨得最慘……但是,最后和日家算賬的時候,華氏聽得最多的話,卻是“你窮先閉嘴”。在地頭蛇們討論后給華氏分得的賠償比例,遠無法彌補他們的損失。并且,就連這點賠償他們也沒有拿到。
最基本的原因,日家根本就沒錢。拿到的那張經過全鎮(zhèn)精密計算的欠款條,上面的天文數(shù)字也就僅僅是個數(shù)字。因為他們打得只剩下遮羞布了。日家瞪著眼睛好死不死地蹲在破窩里自食惡果,要錢沒有,要內褲一條。別說勢單力薄的華氏,就連土豪美和蘇大佬都難以摳出來什么了。而為防止這家貨再出幺蛾子,街坊鄰居決定組隊監(jiān)管他們,土豪美當然是首席執(zhí)行官,他們霸道地把日家坑蒙搶騙來的東西都接管過去了,其中還包括我們剛剛講過的華氏家的“釣魚島”。其實呢本來說好去組隊監(jiān)管的也有深受其害的華氏,然而華氏并沒有叫人過去。因為他們家里又打起來了。
日本投降
遭日家欺凌的時候,華氏的族長領導無方,上下混亂,導致全家族對當時的族長很不滿意,這個族長忙著保住自己的位置,也根本沒功夫去日家算賬。即便如此,打到最后這個不得人心的族長還是被趕出去了,只剩龜縮在一個小院子里。新的族長上任,并把整個華氏老宅變成了紅色——和蘇家一個顏色——土豪美最不喜歡的顏色。
這令土豪美很生氣,昔日歸順于他的華氏族長就剩下一個院子了,新的華氏家族不僅不聽他的還和死對頭蘇大佬做了好盆友,土豪美深感自己在小鎮(zhèn)上老大的地位不保,為了擴大勢力,土豪美把頭轉向了剛剛穿上短褲的日家:“老實點跟著爸爸,以后你就是爸爸的人了!
既然成了一家,爸爸的錢自然就不用還了;連爸爸的錢都不還,別人的錢自然就更不還了。日家在土豪美這種霸道的庇佑之下,墨跡著一點點靠臉皮和時間賴掉罪責,而最受其欺侮的華氏,雖然恨得咬牙,但是迫于貧弱的力量,無論是遭土豪美封鎖的新族長還是追隨土豪美的舊族長,都沒有可能在那個狀態(tài)下收回任何應有的賠償。
如此一晃二十年。二十年間,曾經盛極一時的土豪美和蘇大佬因為飆勁兒造奢侈品炫富,地位都大不如前,而日家漸漸咸魚翻過了身,這個桀驁不馴的小惡霸面對那個大霸王的土豪“爸爸”越來越叛逆,土豪美不得不逐步將沒收的家具和地盤還給日家,這次“還會去”的地盤里,又包括華家的“釣魚島”。說到華家,自從新族長上任以后,華家也慢慢走回正軌,但是因為土豪美看不慣新華家的赤色大墻,連菜也不讓他們出來買,赤色華族難以在小鎮(zhèn)立足,更難回往昔輝煌,因而華家迫切渴望可以早日脫離土豪的結界,得到小鎮(zhèn)穩(wěn)定的地位。比如,至少先就近交幾個朋友吧。
所以,當同樣迫切擺脫土豪爸爸控制的日家敲響赤色的大門時,華家族長便微笑地把這個“老仇人”迎進來了,既然現(xiàn)在迫在眉睫的都是反土豪美的壓迫,尋仇似乎就意義不大了。面對日家那張做夢都想鹽酸潑之的臉,華氏當然沒忘了這混蛋欠錢的事情,然而距事發(fā)已過去了二十年,小日在土豪爸爸的默許下不還錢已經是公認的無奈,如果華家再硬咬出這件事,只會導致日家不歡而去,雙方和解失敗,然后關鍵是,日家依然不可能臉皮一薄就賠錢。華氏上下只能繼續(xù)如履薄冰,繼續(xù)落魄難以突破。
于是華家選擇了正式表示,虛懷若谷,放棄賠償要求,當然,雖然是萬般無奈之舉;于是畢竟如此以德報怨的姿態(tài),日家再厚的臉皮也不能完全受得心安理得,當然,雖然他們打心眼里仍不想承認輸給過這個曾經的破落大戶,但同樣迫于形勢,裝也得裝出來誠意。日家表示感激華氏不計前仇,之后借給急需資金的華家好幾筆錢,同時也靠著這些借款從家大丁旺的華家獲利。雙贏。賠錢的事情也就隨之載入史冊,兩家暫時算是化戾氣為祥和了。
1972年9月,中日兩國政府簽署聯(lián)合聲明,宣告兩國邦交正;V腥A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戰(zhàn)爭的賠償要求。
歷史復雜,國際關系遠不是任何人為可控。不過歸根結底,永遠是實力在較量。(文/楊清筠)
轉自“時拾史事”微信公眾號(historytalking),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